類別 | 實驗室名稱、獲批時間 | 實驗室 主任 | 依托單位 |
教育部 (1) | 黃河流域水資源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(2020) | 劉漢東 | 水利學院 |
水利部 (2) | 1、水利行業監管研究中心(2019) | 聶相田 | 水利學院 |
2、國家水情教育基地(2016) | 張清年 | 水文化研究中心 | |
河南省重點實驗室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(21) | 1、河南省巖土力學與結構工程重點實驗室(2006) | 劉漢東 | 巖土工程與水工結構研究院 |
2、河南省水利環境模擬與治理重點實驗室(2017) | 聶相田 | 水利學院、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 | |
3、河南省地質環境智能監測與災害防控重點實驗室(2018) | 蘇鈺杰 | 中德資源環境與地質災害研究中心、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 | |
4、河南省黃河流域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重點實驗室(2020) | 韓宇平 | 水資源學院 | |
5、河南省節水農業重點實驗室(與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田灌溉研究所共建)(2012) | 黃修橋 徐建新 | 水利學院 | |
6、河南省農業節水工程技術研究中心(2012) | 徐建新 | 水利學院 | |
7、河南省水利機械抗磨防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(2016) | 張瑞珠 | 材料學院 | |
8、河南省流體機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(2016) | 李延頻 | 電力學院 | |
9、河南省水體污染與土壤損害修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(2016) | 黃健平 | 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 | |
10、河南省生態建材工程國際聯合實驗室(2016) | 趙順波 | 土木與交通學院 | |
11、河南省水工結構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(2017) | 徐存東 | 水利學院 | |
12、河南省水利工程地質工程技術研究中心(2017) | 黃志全 | 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 | |
13、河南省水旱災害管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(2018) | 李彥彬 | 水利學院 | |
14、河南省水利水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(2018) | 張先起 | 水利學院 | |
15、河南省低質余熱余壓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(2018) | 王為術 | 電力學院 | |
16、河南省崩滑流監測與早期預警國際聯合實驗室(2018) | 姜彤 | 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 | |
17、河南省智能化建筑機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(2019) | 施進發 | 機械學院 | |
18、河南省水資源智慧監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(2019) | 劉雪梅 | 信息工程學院(軟件學院) | |
19、河南省數字農業生產系統智能監測與預警國際聯合實驗室(2019) | 蘇鈺杰 | 中德資源環境與地質災害研究中心 | |
20、河南省農業水資源高效利用及防災減災國際聯合實驗室(2019) | 李彥彬 | 水利學院 | |
21、河南省新能源車輛熱流電化學系統國際聯合實驗室(2019) | 高玉國 | 機械學院 | |
河南省工程實驗室、工程研究中心(13) | 1、高透水路面材料河南省工程實驗室(與鄭州航空管理學院合建)(2012) | 趙順波 | 土木與交通學院 |
2、節能型智能污水處理河南省工程實驗室(2013) | 朱靈峰 | 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 | |
3、大型起重運輸智能制造裝備河南省工程實驗室(2015) | 嚴大考 | 機械學院、材料學院 | |
4、供水管網智能化管理河南省工程實驗室(2016) | 劉建華 | 信息工程學院(軟件學院) | |
5、水利大數據分析與應用河南省工程實驗室(2017) | 劉文鍇 | 物理與電子學院 水利學院 | |
6、大型工程環境災變監測河南省工程實驗室(2017) | 劉文鍇 | 測繪與地理信息學院 | |
7、河南省公共安全視頻大數據工程研究中心(與河南華安保全智能發展有限公司共建第三)(2017) | 劉建華 | 信息工程學院(軟件學院) | |
8、湖庫水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河南省工程實驗室(與河南水利與環境職業學院共建第三)(2017) | 宋剛福 | 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 | |
9、河南省燃煤能源高效利用與超凈排放工程研究中心(2018) | 王為術 | 電力學院 | |
10、河南省智能營銷與智能財務工程研究中心(2018) | 李綱 | 管理與經濟學院 | |
11、 河南省水利監測工程研究中心(2019) | 劉文鍇 | 測繪與地理信息學院 | |
12、河南省智慧消防工程研究中心(2019) | 宋剛福 | 環境與市政工程學院 | |
13、河南省廢物利用技術與裝備工程研究中心(2020) | 張新中 | 土木與交通學院 | |
鄭州市重點實驗室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(26) | 1、鄭州市鋼結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(2009) | 魏魯雙 | 土木與交通學院 |
2、鄭州市虛擬現實新技術重點實驗室(2012) | 劉雪梅 | 物理與電子學院 | |
3、鄭州市測控技術與儀器重點實驗室(2012) | 王麗君 | 機械學院 | |
4、生態建筑材料與結構工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(2012) | 趙順波 | 土木與交通學院 | |
5、鄭州市文物保護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(2013) | 劉建華 | 信息工程學院(軟件學院) | |
6、鄭州市生態建筑材料重點實驗室(2013) | 陳愛玖 | 土木與交通學院 | |
7、鄭州市水沙災害防治重點實驗室(2013) | 嚴 軍 | 水利學院 | |
8、鄭州市預應力工程智能新技術研發重點實驗室(2014) | 李曉克 | 土木與交通學院 | |
9、鄭州市水利工程安全重點實驗室(2014) | 徐存東 | 水利學院 | |
10、鄭州市新材料及水利機械表面重點實驗室(2014) | 張瑞珠 | 材料學院 | |
11、鄭州市水工結構震動與安全重點實驗室(2015) | 張建偉 | 水利學院 | |
12、鄭州市工業余熱利用重點實驗室(2015) | 王為術 | 電力學院 | |
13、鄭州市軟件測評重點實驗室(2015) | 劉建華 | 信息工程學院(軟件學院) | |
14、鄭州市工業工程與物流仿真重點實驗室(2015) | 王延榮 | 管理與經濟學院 | |
15、鄭州市起重運輸裝備虛擬設計重點實驗室(2015) | 韓林山 | 機械學院 | |
16、鄭州市結構檢測與性能提升工程技術研究中心(2016) | 趙順波 | 土木與交通學院 | |
17、鄭州市城市綜合防災重點實驗室(2016) | 張新中 | 土木與交通學院 | |
18、鄭州市環境友好型高性能道橋材料重點實驗室(2018) | 陳淵召 | 土木與交通學院 | |
19、鄭州市工程機械潤滑技術重點實驗室(2018) | 上官林建 | 機械學院 | |
20、鄭州市智能水聯網工程重點實驗室(2018) | 劉雪梅 | 物理與電子學院 | |
21、鄭州市圖像識別與智能信息系統重點實驗室(2019) | 張紅濤 | 電力學院 | |
22、鄭州市結構振動控制與健康監測重點實驗室(2019) | 汪志昊 | 土木與交通學院 | |
23、鄭州市流體動力與機電系統重點實驗室(2019) | 胡全義 | 機械學院 | |
24、鄭州市復雜系統建模與高性能計算實驗室(2020) | 申建偉 | 數學與統計學院 | |
25、鄭州市水電工程新材料與再制造重點實驗室(2020) | 郝用興 | 材料學院 | |
26、鄭州市地下水污染防控與修復重點實驗室(2020) | 李志萍 | 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 | |
教育廳(7) | 1、巖土力學與結構工程重點學科開放實驗室(2006) | 劉漢東 | 巖土工程與水工結構研究院 |
2、水工結構與材料工程重點學科開放實驗室(2009) | 趙順波 | 土木與交通學院 | |
3、生態高性能建筑材料高校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(2009) | 趙順波 | 土木與交通學院 | |
4、河流環境與河流工程模擬重點學科開放實驗室(2010) | 孫東坡 | 水利學院 | |
5、水工混凝土材料與結構河南省高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(2012) | 解 偉 | 土木與交通學院 | |
6、車輛能源利用清潔化高校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(2012) | 楊振中 | 機械學院 | |
7、水利水運及治河高校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(2012) | 孫東坡 | 水利學院 |